2022年7月2日上午,我会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和宣传委员会共同承办的“律师庭审能力提升论坛”成功举行。本次论坛聚焦庭审技巧和经验,邀请了东莞仲裁委员会主任潘长河,北京恒都(成都)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张坤,广东广悦律师事务所律师任永鸿,广东省律师协会行政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盈隆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学堂,江苏省律师协会民商事法律业务委员会主任、江苏百闻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徐小兵,广州金鹏(东莞)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洪辉,广东省律师协会文化与宣传表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天驰君泰(珠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敏等7名嘉宾进行分享。
(广东省律师协会黄山副会长线上致辞)
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黄山以线上形式出席论坛并致辞;我会副会长李道君,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林楚泉、副主任兼秘书长刘红军,行政法专业委员会主任曾小伟、委员章双梅,宣传委员会主任王小渊,以及我市执业律师、实习人员和律师助理约50人参加了现场活动,线上直播在线学习人数超过2700人次。论坛由刘红军副主任和章双梅委员主持。
在主题分享环节,徐洪辉律师以《律师庭审中的讲故事与打比喻》为题,通过案例讲解,分享了如何在“比较复杂的事实”“比较难用法律语言精准表达观点”的情况下,运用“讲故事”和“打比喻”等简单易懂的方法和技巧,让法官更快速听懂,更容易接受。
徐小兵律师以《商事诉讼律师庭审发问技能思考与实务》为题,围绕如何在举证质证环节运用好庭审发问技巧问题,从发问方法之“充分准备”“重视细节”“区别对待”“适应法官”“画龙点睛”“长期坚持”等六个方面分享了庭审发问的实务经验。
任永鸿律师以《工夫在诗外——民事诉讼庭前准备的基础与工具》为题,指出律师应重视请求权基础,并列举了作为“原告”“上诉人”“被告或被上诉人”等角色行使请求权的方法。他还对“大事记时间轴”“法律关系图”“法律事实图”“庭审思维导图”“法律案例检索”的运用进行了全方位展示,进一步强调了可视化工具运用的重要性。
张坤律师以《仲裁庭审中的拆与让》为题,结合涉外房产处置、对赌条款违约责任、主合同与从合同约定管辖不一致、巨额借贷含抵押权的案件多久可获得生效裁判文书等仲裁案例,分享了仲裁庭审中“拆”和“让”两个方面的庭审技巧。
王学堂律师通过“冯某诉某镇人民政府行政征收补偿上诉案”“王某诉某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行政协议诉讼案(协议约定不明)”等具体案例,分享了行政案件庭审的路径、技巧和思路,还阐述了自身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孙敏律师以《在庭审中如何巧用演讲和辩论思维发言》为题,分享了对“庭审中演讲和辩论的异同”的理解,指出演讲的对象是法官,律师要通过演讲引导法官关注点;辩论对象是对方律师,要通过辩论把目标锚定法官关注点。
在 “圆桌对话”环节,潘长河主任、徐洪辉律师、任永鸿律师分别围绕“仲裁庭眼中的庭审好律师”“庭审中踩过的那些坑”“提升律师庭审能力的底层逻辑”三个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诉讼律师来说,庭下经年累月培养的深厚法律功底和持之以恒累积的精湛庭审能力,是取得庭审效果、获得庭审胜利的关键。本次论坛紧紧围绕律师庭审能力提升,嘉宾们以案说法,环环相扣,内容丰富,对我市律师提升庭审能力、解决庭审瓶颈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