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管理“月月谈”|第十期:民商事调解业务的难点与解法

日期:2025-09-29     阅读:1,992次

活动现场.jpg

2025925日下午,东莞市律师协会律所管理“月月谈”活动在广东南天星律师事务所举行本次活动以“民商事调解业务的难点与解法”为主题,深入探讨律师事务所如何在这一新兴业务领域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东莞市律师协会监事长林楚泉、副会长肖响华、律师事务所建设指导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潇华、副主任王祥力、郭建华,以及我市部分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约30人参与现场活动。活动由王祥力副主任主持。

王潇华主任致辞.jpg

王潇华主任致辞)

开场致辞:聚焦调解业务,促进行业发展

“开场白”环节,王潇华主任致欢迎词他表示,本次活动旨在向南天星律师事务所学习管理运营的先进经验,探讨执业环境变革下的应对策略,同时深入了解民商事调解业务的难点与解法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切实提升我市律师办理民商事调解业务的专业能力与实践水平,为东莞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李志鑫律师作分享.jpg

李志鑫律师作分享)

主题分享:律所发展的变与不变

亮点秀痛点诉环节,广东南天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志鑫律师围绕变与不变的探索作主题分享。他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该所将律所打造为律师成长平台的实践经验:

一是业务领域拓展。推动律所从传统业务向“争议解决+风险预防”转型,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引导客户同步选用后续的法律顾问、合规审查等升级服务。二是专业团队与机制创新。在数据合规、知识产权、跨境投资等领域组建专业律师团队提供服务;同时,由律所作为发起人,成立了“中弘商事调解中心”,通过建立“诉前调解优先”机制,拓展律师调解业务新通道。三是客户服务模式升级。建立客户定期回访机制,利用数字化服务工具实现案件进度通知、电子文档交付、在线咨询和线上会议等功能,提高沟通效率;推行“服务可视化”标准,向客户提供《案件进度表》等标准化文书,提升客户满意度。四是应对“不变”困境的思考。从服务能力、培养能力、管理模式三个维度,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志鑫律师表示,广东南天星律师事务所通过成立调解中心这一创新机制,实现了“三重效益”:促进了律所业务增长、开拓了新的案源渠道、为青年律师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互动交流:共商调解业务发展路径

拉家常环节,广东南天星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浪波和与会人员围绕民商事调解业务的实际操作难点展开了深入讨论,并就调解业务收费标准、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流程、调解员专业素养要求等实际问题进行交流,互相分享典型案例,共同探讨律所开展民商事案件诉前调解的经验做法,共谋律师行业发展新通道。

交流现场.jpg

(交流现场)

专家把脉: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把把脉”环节,广东陈梁永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锡康律师作为“把脉专家”表示,当前传统律所的诉讼案件业务面临较大外部冲击,律所需要精准判断行业发展趋势,明确自身定位,在不确定性中锚定执业确定性。

他指出,可将调解及相关业务作为新发展方向,以谈判促调解,助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他肯定了南天星律师事务所创立“中弘商事调解中心”的社会价值,指出这对改变传统律所以重诉讼为主的模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强调仍应坚持服务为民的初心理念。

总结展望:拥抱变化,创新发展

言总之环节,肖响华副会长表示,面对民商事调解这一重要业务领域,律师应当积极拥抱变化、守住底线、创新发展。他提出唯有持续才能历久弥新、唯有做实才能赢得信任、唯有创新才能持续发展的理念,鼓励律师在这一领域深耕细作。

林楚泉监事长在最后点评中提出,律师个人或团队要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发展模式,要坚持学习、探索创新、实干成长,力争成为细分领域的专家。

本次月月谈活动围绕律师运营管理、民商事调解业务拓展等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为促进东莞律师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合影.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