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刑事和解作为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被广泛运用在司法实践中,并取得法律界的认可。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这些司法实践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探索出化解社会矛盾的新途径,同时也出现一些争议与问题,亟待在理论与实践中予以完善。
为进一步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司法和谐理念,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推进刑事和解的本土化实践,探讨刑事和解的法律前景与实现途径,中国法学会培训中心决定举办“2010刑事和解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届时,会议将邀请对刑事和解制度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业务专家对刑事和解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作权威解析,望各有关单位积极组织人员参加。
一、会议内容
1.刑事和解制度理论与实践最新发展
2.刑事和解法律难题应对
3.刑事和解不诉制度
4.死刑案件刑事和解问题
5.公诉阶段如何规范适用刑事和解
6.刑事和解内涵、适用对象及遵循的原则
7.刑事和解程序设计与相关配套措施
8.刑事和解制度息诉罢访成功案例经验介绍
二、北京研讨会专家简介及研讨方式
1.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陈国庆主任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副厅长
3.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宋英辉教授
4.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黄京平教授
北京研讨会以上述专家讲授为主,并结合实务,通过典型案例分析、问题讨论、专家答疑等形式,对当前我国刑事和解理论与应用中的前沿、热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探讨与交流。
海口研讨会专家待定。
三、参加对象
各级人民检察院有关领导及公诉、法律政策研究室负责同志及业务骨干;各法学院校及相关研究机构人员;各地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有关负责同志及骨干律师。
四、会议时间、地点
第一期 北 京 1月15日—1月18日(报名截止日期:1月08日)
第二期 海 口 1月22日—1月25日(报名截止日期:1月15日)
(注:具体报到地点另行通知。)
五、会议费用
会务费:1200元/人,培训期间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六、报名办法
1.会务组联系方式:
电话报名:010-62222050 62227510 联系人:祝孔玲
传真报名:010-62227510 62222050
邮 箱:zhuchunyu@163.com
2.中国法学会培训中心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兵马司胡同63号 邮 编:100034
电话:010-66132315 联系人:陈老师
七、其他事项
1.请参加者填写报名表(回执)并传真至会务组。会务组收到回执后将提前发送《报到通知》,告知报到的具体安排事项。
2.本通知发送范围有限,欢迎地方法院、行业协会协助组织相关单位的人员集体参加学习。
3.会务组协助各位代表购买返程机、车票。
八、特别声明
中国法学会培训中心是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设立的司局级法律培训机构,是唯一有权代表中国法学会开展培训工作的专门单位。为维护社会诚信,我们的培训项目均在中国法学会及中国法学会培训中心官方网站上公开披露。其它单位使用带“中国法学会”字样的名义开办培训班及研讨班、论坛等,均属侵权行为。举报电话:010-66132315。
中国法学会培训中心http://www.cls.org.cn
中国法学会http://www.chinalawsociety.org.cn
中国法学会培训中心
`关于举办2010刑事和解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的通知`.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