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践行“人民律师为人民”的服务宗旨,第八届东莞市律师协会公益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委员会在今年创新推出“莞律公益行”专项品牌活动,通过走进社区、学校等多类场景,开展精准普法与法律服务,有效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切实履行和展现东莞律师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目前已成功举办两期活动,分别聚焦社区矫正与未成年人保护,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首站:聚焦社区矫正,助力依法矫治
今年5月底,“莞律公益行”首期活动在高埗司法分局社区矫正中心举行,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开展专题宣讲。时任高埗司法分局局长李艳艳、东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吴仲明出席活动。
吴仲明副会长强调:“律师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工作者,应主动参与社会治理,为矫正对象提供精准法律帮扶。”公益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梁浩忠律师结合典型案例,深入解读社区矫正法的立法精神与实操要点,重点剖析矫正对象的权利义务及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活动现场设置互动答疑环节,为30余名社区矫正人员解答了婚姻家庭、就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问题,有效增强矫正对象的守法意识,为基层司法矫正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一期“莞律公益行”活动现场)
第二站:守护特殊群体,筑牢成长防线
8月27日,第二期“莞律公益行”活动走进东莞启智学校启航分校,举办以“守住成长防线——未成年人必知的刑事法律知识”为主题的普法讲座。本次活动由东莞市律师协会、东莞市法学会、东莞启智学校启航分校联合举办。
东莞市法学会副会长李道君,启航分校校长魏佳煜,市公安局第三看守所大队长、驻启航学校法治安全副校长杨家伟,启航分校德育主任谭远思,以及东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吴仲明、公益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梁浩忠、副主任邹慧敏等出席活动,50余名师生及家长代表参加活动。
市律协公益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委员会委员薛枫艳律师作为主讲人,以经典故事开场,结合情景模拟、动画演示等形式,生动讲解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热点问题的法律边界,明确不同年龄段的刑事责任,引导学生主动对违法行为说“不”,筑牢法律红线。
魏佳煜校长表示:“这样寓教于乐的普法方式,让特殊教育学生也能听懂、能用上法律知识,深刻感受到法律的严肃与温暖。”
(第二期“莞律公益行”活动现场)
“莞律公益行”自启动以来,已逐步形成品牌效应,展现出东莞律师的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我会公益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委员会将持续推进该专项活动,拓展服务对象至农民工、老年人等更多弱势群体,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多类场所,通过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与法律服务,持续输出优质公共法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