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律师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切实发挥专业优势 高效参政履职尽责 推进全面依法治市

日期:2022-01-17     阅读:11,364次

近日,我市先后成功召开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东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据统计,目前我市社会律师中,有市党代表1名,市人大代表6名,市政协委员6名,其中,我市李捧玉律师当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他们积极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制度作用,不断拓宽和挖掘律师参与社会治理、促进依法行政的广度和深度,始终站稳人民律师为人民的根本立场,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工作者的使命和定位,深入关注民生听取民意,切实发挥专业特长和职能作用,向市党代会、两会提交提案、建议21份,内容涵盖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人才引进、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发展高端产业和关爱妇女儿童等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务求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加快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党代表 叶小玉:

市党代表叶小玉律师认为,东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与光明科学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能形成有效对接,有利于东莞高端专业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她表示,强化资源聚集加大政策支持,律师业将可以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建议在东莞市建立高端专业服务业集聚区,引进培养律师业高学历、高技能领军人才,助推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协委员 谭福龙(4份建议)

1.关于加强党建引领改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建议

通过加强党建引领改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打通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建议:物业及业委会充分发挥红色细胞作用,引导广大业主发挥在物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在党组织领导下,积极沟通协调,改善广大业主的生活环境,提高居住质量,逐步实现人民群众的生活由生存型需求向舒适型需求的转变。

2.关于加大对接深港高端现代服务业力度,助推东莞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为加强我市与深港现代服务业对接,助推我市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建议加快成立推动南部九镇加快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和分类指导做好推动南部九镇对深圳的现代服务业承接工作。发展滨海湾新区特别是以高端服务业为核心的沙角半岛板块建设,为深港现代服务业的入驻提供良好支撑。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简化审批、税收优惠等措施,重点引入香港金融、法律及会计等高端现代服务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与我市相关机构进行合作联营。

3.关于加大我市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引育的建议

围绕我市未来五年建设成为“人才聚集新高地”的目标以及开展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的工作要求建议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全方位支持人才发展。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科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及实践探索形成用人主体举荐的人才评价模式,同时多措并举“留住人才”,加强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安居住房制度保障和子女教育政策倾斜力度

4.关于数字化改革赋能城乡共同富裕的建议

为加强乡村数字化改革,推动城乡共同富裕,建议:依托提升乡村新基建发展水平、实施数字新农民培育工程、培育“数字产业构建“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引导资金投资等手段,消除富民强村“数字鸿沟”,以数字技术优化完善乡村基层治理,提高农业数字化操作水平,打造乡村特色数字产业和文化特色旅游产业,推动发展成果共建共享。



市政协委员 陈宝瑜(1份提案、1份建议):

1.关于加快推进东莞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提案

为强化东莞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建议:政府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建立政府统筹、学校推进、医疗机构参与的工作机制;中小学校积极推进,提升专兼职心理教师能力,引导学校充分发挥第一线、前哨站的作用,与家长、医疗机构建立密切联动机制;摸底调研现有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医疗机构,调动各类专业医疗机构,组建心理咨询、治疗专业讲师团走进学校。

2.关于扫除“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落实障碍的建议

针对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落实障碍,建议:革新刑事诉讼价值评价思想标准,制定各刑事司法机关共同推进非羁押强制措施适用的规范性文件,同时落实司法意识和社会意识双转变;优化统一评价考核标准,适时动态调整评价考核体系;利用有效信息化手段处理防逃防脱问题;羁押必要性法制审查前移,繁简分流,通力合作;发挥辩护制度,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机制等。



市政协委员 熊华(3份建议):

1.关于加强打造东莞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议

为打造东莞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品牌,建议:通过以时尚为中心,以人文、特色、活力为三个基本点塑造东莞城市形象及文化品牌,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和城市更新的机遇,将创新、创意产业成为东莞多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根据每个镇区特点,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化创意、智能设计、创意梦工坊等创新、创意基地,以创新、创意人才培养基地作为东莞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亮点,吸引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高质量人才来莞,共同推动青年创新创业。

2.关于强化社会支持,将产后抑郁防治落到实处的建议

为强化关爱产后妇女心理健康,建议:通过加大防治知识宣传力度成立专项专家工作小组、产后随访、加大妇女产后抑郁类防治经费的投入等方式,充分利用妇联、社区卫生站、产前课程、心理热线等宣传基地相关领域(精神科、产科等)专家等社会各界力量,开设产后抑郁防治专门渠道统一制定一套针对东莞城市人口实际的识别产后抑郁症的评估量表或系统,及时发现、帮助,为有需要的产妇、家属提供免费咨询、干预服务。

3.关于把缴存公积金与缴存社保放在同等地位的建议

为普及住房公积金,提升公积金缴存地位,减少因住房公积金产生的纠纷,建议:明确住房公积金实施细则,在实施细节上与社保保持步调一致对住房公积金的追缴时效作出限制,同时开展缴存基数调整。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更多市场主体中普及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效力给予商业住房贷款,惠普广大群众。



市政协委员 李爱东(2份建议):

1.关于推动居住小区车库(停车位)安装充电桩的建议

新能源汽车与日俱多,为解决居住小区车库无法充电,有车无桩普遍现象建议:加快制定关于居住小区车库(停车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政策政府主导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市场自主调节,打破业委会、物业企业的管理壁垒,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促进居住小区车库充电桩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居住小区充电桩的安全管理,明确责任主体

2.关于逐步推进老旧小区管道天然气普及和改造的建议

我市自推广城市管道天燃气以来,新建、改建居民小区基本实现了管道天燃气设施的配套安装,但老旧小区的管道天燃气普及和改造推进较慢,建议:加大政府资金扶持,政府、社区、物业和施工方等多方共同配合、加大宣传,积极贯彻落实《东莞市燃气管理办法》和《东莞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指引》的规定,将老旧小区管道天然气普及和改造当作为民办实事项目来抓,逐步推进老旧小区管道天然气普及和改造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惠民工程。



市人大代表 邹育兵(1份建议):

关于强抓人才建设,抢抓东莞发展机遇的建议

为加快我市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建设,建议聚焦城市发展,优化人才结构,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建立健全分类分级评价和激励机制。实行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人才引进策略借鉴国内外城市针对个人、中介机构等第三方市场化人才引入的相关配套政策。同时加强培育本地人才,利用高校资源,为产业和学校牵桥搭线,把企业和地方的需求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去。


市人大代表 刘国光1份提案、3份建议):

1.关于加快东莞市数字经济立法的提案

针对我市存在数字经济体制机制不完善、发展相对滞后、产业数字化内生动力不足、发展的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提升产业能级,发挥企业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强网络安全及信息保护;推进数据资源共享。

2.关于加快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立法的建议

针对餐饮业存在环境污染危害、监管困境等问题,建议:出台专门的餐饮业环境污染管理办法,明确餐饮业发展专项规划、构建市场监管部门及城市管理部门、环保部门等部门联审制度及综合执法制度、餐饮业环境污染排放标准、污染防治设施标准、执法程序等内容,加大行政处罚等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3.关于建立物业纠纷快速解决机制的建议

为有效缓和物业管理纠纷,建议通过开展执法检查、加强物业服务、管理标准审查等方式尽量预防物业纠纷的产生,并多方协调合作建立健全在物业纠纷产生后的快速处理机制。

4.关于重视在接种疫苗后48小时内暂停进行核酸检测采样的建议

针对当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全民化及开展核酸检测常态化形势,为减少因接种疫苗造成人员核酸检测呈假阳性结果,影响疫情防控秩序,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明确提醒、通知市民在接种疫苗后48小时内暂停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市人大代表 李捧玉(4份建议):

1.关于督促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及时作出立案回复的建议

针对全市公安部门对于刑事案件立案回复不及时问题,建议:市公安机关规范工作流程,强化案件审查的主动性,及时审查办理案件,做到有法必依;强化对公安立案的监督管理,在公安机关内部推行或改进立案相关的考评机制。

2.关于看守所应建立规范的视频会见独立区域的建议

针对看守所存在律师会见排队时间过长,律师会见权利受限、视频会见过程缺乏规范硬件设施及程序等情况,建议:完善视频会见的预约渠道和视频会见独立区域的制度硬件建设,做好系统排查,确保运行稳定,做好视频会见在线指导,及时解决技术问题。同时加强按照卫生防疫部门意见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3.关于加强东莞市湿地公园建设和保护的建议

为加强东莞市湿地公园建设和保护,建议:加快东莞市湿地公园保护条例的地方性立法进程,同时加强湿地公园的文化建设的力度和对湿地公园公厕的管理与监督,指导东莞各镇区针对本镇区的湿地公园出具经济规划。

4.关于对南城水濂景观路加强管理的建议

南城街道有关部门提出要将水濂景观路建设成“美丽幸福路”的美好愿景,基于此,建议在特定时段提前安排人员维持道路秩序,采用惩罚性手段,严控占道停车;交通管理部门调整驾考路考及培训路段,对水濂景观路驾校训练车辆进行严格管控;对个别路段交通信号灯时间重新进行规划调整,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在水濂景观路设置更多个性化道路标识,彰显该路段的独特魅力。



市人大代表 董康1份建议):

关于解决市民停车难问题的建议

为解决市民停车难问题,建议:加强停车场规划工作和立体停车场的建设力度,在有限的土地上向立体化、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转变思维方式,对路面绿化和硬化便道进行适当的改造;探讨村(社区)围蔽收费出路;提升管理水平规范和加强停车管理,规范停车秩序,严格规划商住区的停车位配比;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力度,鼓励公交出行。